坚定信心、真抓实干——5位民营企业家代表讲述黑爆料不打烊官网:权威发布娱乐圈内幕与明星八卦的官方平台信心、真抓实干——5位民营企业家代表讲述奋斗故事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题:坚定信心、真抓实干——5位民营企业家代表讲述奋斗故事
韩佳诺、黄昊宇
向人形机器人前沿冲锋,在商业航天领域“追星筑梦”,深耕医药产业矢志创新……他们,奋战在产业和市场一线,为推动经济稳健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国新办7月15日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5名民营企业家代表围绕“弘扬企业家精神,坚定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主题进行交流,谈发展、谋创新、话未来。
“未来3到5年,人形机器人发展会越来越快”,谈及行业前景,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直言“大有可为”。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之一,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年轻企业凭借自主创新,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领域闯出了一番天地。公司实现四足机器人规模化量产,销量占全球出货量的60%至70%。
谈及企业的快速发展,王兴兴认为,既得益于好的政策让企业有更多的信心投入研发生产,也得益于国内深厚的制造基础、全球开放合作的生态体系。
他坚信,伴随通用AI的发展,通用机器人将成为主流路线。驰骋新赛道,既要研发出更多新产品,也要和业界一起合力推动创新应用的落地。“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把机器人推广到各种应用场景中。”
勇于突破自我、积极拥抱变革,是民营企业家身上鲜明的特质。
起源于山东的一家小型油棉加工厂,经过几十年发展,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10万名员工的综合性跨国企业。
传统制造业要通过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怎样转型,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坦言这些年企业“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吃过苦头,尝过甜头”。
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再生铝;通过数智化转型,建设纺织绿色智能工厂,把AI技术引入电解铝生产工艺;与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力研发创新。
在张波看来,只要坚定信心、勇于创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就会越来越好。如今,这家致力于把传统制造业做精做强的企业,正在积极向新能源、新材料、汽车轻量化等新兴领域延伸。
对于“变革”“创新”,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臻同样有着深切感受。
“中国有全世界最好的羊绒,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最好的羊绒品牌和世界一线大牌媲美?”怀揣着这份理想,王臻接手集团的羊绒业务和其他业务后,开始推动鄂尔多斯系列品牌的重塑、焕新以及时尚化升级,推动公司重大的战略变革、组织变革以及技术攻关。
在制造端,公司成功规模化运用了微生物染色去染色羊绒以及纺织品;在市场端,做好消费者洞察,提升品牌文化价值;在渠道端,线上线下深度交织、互相赋能……
企业如何应对挑战?王臻给出自己的答案——从顺应变化,变为主动求变。
履行社会责任,是民营企业家身上不变的情怀。
“我来自农村,从小目睹了农村医疗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云说,九州通主要定位于为农村提供医疗服务。
基层医疗,很多在偏远地区,路途遥远,配送难度大,且利润薄、成本较高。九州通自成立之初,就开始推动医药资源下沉。目前,在全国有400多个现代化物流中心,在偏远地区建立起办事处,基层配送人员有五六千人。
“我们愿意坚持做这个事情。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基层医疗会越来越好。”刘长云说,满足基层老百姓的医疗服务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未来我们会长期坚持下去,把这个事情做好。”
从老师、研究人员到创业者,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刘百奇见证并亲历了我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
发布会现场,他回忆起星河动力公司自主研制的第一款产品首飞成功的经历。“当时,我坐在测控大厅,看到火箭腾空而起,当发射中心宣布‘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那一刻,激动万分。”在他看来,不论做学术还是做企业,坚定的立场、创新精神、高度的责任感都是应具备的重要因素。
“把企业自身发展和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企业才能取得好发展”“敢于打破传统、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积极为社会做贡献”……他说,将和团队持续坚持火箭技术创新,提升航天发射能力,希望为中国航天市场提供更有价值的航天发射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家精神。